【缺鐵性貧血】面色蒼白兼頭暈,如何有效補鐵? 5類人是缺鐵性貧血高危者
全球有多達近1/4的人口有貧血問題,其中以女性跟兒童的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。經常聽到身邊女性M到時會面青口唇白,起身坐低見頭暈,原來經血過多會引發缺鐵性貧血。輕微貧血可能僅覺得容易疲勞虛弱、頭暈氣喘;中度貧血人士,皮膚可能會變得蒼白發黃、手腳冰冷;而嚴重貧血則有可能導致頭痛暈倒、胸悶胸痛、心跳加速、身冒冷汗。除了月經量過多外,純素者也是缺鐵性貧血高危人士。 缺鐵性貧血原因 缺鐵性貧血指身體缺乏鐵質,以致無法製造足夠帶有氧氣的血紅蛋白、即血紅素不足(男性血紅素小於13g/dL,女性小於12g/dL),當氧氣無法輸送到全身器官,就會出現貧血症狀。 缺鐵性貧血高危者 貧血有6種類型,其中缺鐵性貧血為最常見,缺鐵性貧血通常是因為鐵質攝取不足。以下是缺鐵的高危一族。 嚴格純素飲食者 飲食不均衡:鐵質攝取不足或受阻 腸道疾病患者:胃切除、胃酸缺乏、腸胃道內出血及乳糜瀉(Celiac disease)患者因腸道機能下降,也容易影響患者的鐵質攝取量。 慢性失血問題:慢性消化性潰瘍、痔瘡、女性月經或惡性腫瘤等引至慢性失血,血液從胃腸道、泌尿道、生殖道等地方流失 孕婦:對鐵的需求也比常人高,若未適當補充含鐵食物,也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鐵質過度流失 除了攝取鐵質不夠外,人體流失過多血液,也會出現貧血情況。女性因月經大量失血、痔瘡或腫瘤患者也會慢性失血,鐵質亦會因此易過度流失。若你有血便或血尿問題,那便是過度出血的警號,應當多加留意和儘早治療。如不幸地患上食道癌、胃癌、胃腸道惡性腫瘤,或有出血性潰瘍、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等患者,身體有可能會因不斷內出血而造成鐵質持續流失,記緊要不時留意身體狀況。 為何素食者容易缺鐵? 近年坊間流行素食,有些人會選擇嚴格的純素飲食(vegan),純素食代表不會進食出自動物身上的產品,包括蜂蜜、雞蛋、牛奶及牛奶製品等。純素食亦因此較易缺乏鐵質、維他命B12、維他命D、鋅、鈣及蛋白質等,因為植物內的營養含量較低。素食人士可選擇鐵質較高的蔬菜和豆類補充鐵質,例如菠菜、紫菜、木耳、黃豆、鷹嘴豆及紅豆等。另外進食高鐵質食物時,要減少喝咖啡或茶,避免影響鐵質吸收,同時應該進食含維他命C的食物,令鐵質更易吸收。 缺鐵性貧血飲食指南 1. 攝取富含鐵及維生素C的食物:鐵質的主要來源為肉類、內臟、蛋黃、貝類海鮮、海藻類、黃豆類、全穀類、提子乾、綠葉蔬菜等。而維他命C可促進鐵質的吸收,建議搭配一起食用。維他命C食物來源包括深綠色及黃紅色蔬菜、水果、番茄、青瓜、奇異果及檸檬等。 2. 避免和高植酸、草酸、鈣的食物一起食用:植酸、草酸及鈣質都會抑制鐵的吸收。 3. 富含草酸的食物:巧克力、核果、地瓜、南瓜、豆腐、咖啡、茶和可樂。 4. 富含植酸的食物:蔬菜、全榖類、豆類和核果類。 5. 富含鈣的食物:乳製品、小魚乾、蝦米、豆腐、豆干、黑芝麻、莧菜、金針等。 想知道自己是否先天較缺乏鐵質?聯絡CircleDNA進行基因測試,便能更了解自己的營養所需,編制出適合自己的飲食計劃。